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等等,这些词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待人友善,谦卑大方,为人圆滑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情商。
生活中有一种情商,不用心你根本发现不了,那就是顿感力。
有顿感力的人,看起来笨笨,相处的时候却能把事情考虑得细致入微,能察颜观色,还能对他人入心三分,相处总能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
也许他们没有很高的颜质,没有很好的才华,却拥有你想要的现实生活体验感。
相反,有些人看似能说会道,实则不过是抢了他人的机会为自己展现无用的才华。看起来像是很会聊天,情商很高,实则不过是智商都已经不及格。
晚上从市区办事回家,顺路接了单顺风车,一位女士和他大伯。车上我们聊到打顺风车的一些事件时候,这位女士讲她有一次在市区打车,12元的顺风车,结果却来了一台宝马X5,开车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
她说,自己从上车开始,才聊了几句,那位中年男就开始问她做什么工作,多大,有没有结婚,家住哪里,身边有没有靓女等等。不得不说,这种像是查户口式的问话,最后只好问他,你自己开一个宝马X5这么好的车,还能路这个顺风车?那中年男说,自己没事干,跑跑车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女朋友。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那些做保险的大姐,只要你跟他聊天,不是问这就是问那,像是查户口一样。聊天,一直问无非就是想知道自己想要的信息,想打破当前沉寂的尴尬。
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段话:给别人好处,再向别人要好处,这是有情商的人。只想先要好处,却不给别人好处,这种人不是情商有问题,而是智商也有问题。
问别人问题之前,得先让别人知道你。之前我们培训的老师每次不管和新朋友还是老朋友聊天的时候,想要知道什么,就会把自己的什么讲给别人。比如想要问比自己年轻相近的朋友,她会说,我是79年的,今年42岁,你看起来比我年轻,你是哪一年的?再比如她要问别人家里面有兄弟几人,她会说,我们家3兄妹,大可做什么什么的,二哥是做什么的,我现在是一名讲师,我是全家最小的一位,你呢,你们家兄弟姐妹几个?
相对来说,她这种问人的方式,就是先交自己的底,来去向别人要底。就算你不想回答,但是感觉会舒服很多。
对于不想回答的问题,如何应对?之前和朋友也聊过这个话题,能不能在不想回答别人问题的情况下,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别人无言以对?
顿感力,看起来是反应迟顿,有时候不过是不想和别人正面交锋。
当别人不断的问你问题,你是哪里人,你做什么工作,你多大,你家住哪里?……
如果你不想正面回答,那就不要立即回答。比如别人问你是哪里人?你不想答,那你现在在哪里回哪里,或者你也可以利用前面我那老师的那一套。先跟后带,就是给别人想要的,再等价交换。当然,你可以先用一个假设的答案回答对方,然后再用对方的兴趣来反问。
比如别人问你是哪里人?你可以回答,我是湖南人,或者我是广西人,后面加一句,咱们不会是同乡吧?后面的结果就是会无意识的回答你,不是,我是广东的,或是我是湖北的等。
三秒回答法,凡事不要急,一定要冷静。冷静才能进行一切正常的思考,只要足够冷静,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答案,每一件事情留给你的时间都足够。
顿感不是真的顿,而是用内心的活跃替代表面的冲动。
别人愿意说的,我们选择性的倾听;别人不愿意说的,咱们不必穷追不舍的打破沙锅问到底。
给自己时间,给别人的空间,彼此相处舒服,人情事故如此甚好。
原文:轻腾创者,真菌克星微商圈创始人,爱好文字,忠于原文创作,80后互联网创业者。喜欢的朋友别忘记分享给你的好友,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在有深度的互联网里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