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找感觉。深 以为然。
我在忙碌的追求一生,不就是在寻找自己想要的感觉吗?
财富?自由?梦想?生活的烟火气?……
有没有发现,当一件事情不能顺应自己感觉的时候,自己就会出现不同的情绪。比如生气,自卑、沉默、激动等,甚至可能还会有过激的行为。
当事情能顺应自己感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此时你的情绪就会出现宽容、激情、热情、善良、慈爱等这些行为。
再亲近的人,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感觉,就会出现对立,认同吗?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当我们一家人要出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可能你自己想吃螺丝粉,但是你爱人想吃煲仔饭,而小孩子想吃拉面。这种意见不能统一的时候,要么协商统一,要么各自满足。
但如果每个人的内心对自己的需求都很确定,很强烈的时候,一旦改变另外任何一个人的需求,都会导致那个人失去原有的感觉,让他极其不舒服。当然,如果每个人对自己的需求都没有100%确定性的时候,感觉就会随之偏移,谁的需求欲望更强烈,就会偏向谁。
上面这个案例熟悉吗?应该是我们在生活中已经遇到不止一次,甚至每天都可能会遇到。
再来说一下个简单的家庭沟通的案例:比如你和你爱人在沟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各自己都在满足自己的感觉,谁也不想让步的时候,就会形成对立,沟通不欢而散,因为各自都不愿意失去自己想的感觉。但是如果其中一方跟从另外一方感觉的时候,沟通就会变得很顺畅。
感觉,一种是来自外在,另外一种是来自内在。来自外界的感觉,就是环境给予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来自内在的感觉,就是自己能分析自己真实内心,透过主观和客观分析后的允可。
想要相处舒服,生活有温度,内心有力量,就得不断的给自己找感觉,不断的给别人想要的感觉。高情商的人是既能满足别人的感觉,也能兼顾自己想要的感觉。而没有情商的人,只会顾及自己的感觉,不会兼顾他人的感觉。
在公众场合,比如公交车上,或是休闲餐厅,或是安静的图书馆,突然有一个人在大声的接打电话,你会是什么感觉?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多舒服,却不会顾及身边的人有多难受,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吗?
常说的有温度,就是让自己过得舒服,能活在自己的感觉世界里。
在写作的时候,或是在运动的时候,或是在工作,在玩等等,如果你不能沉浸在自己感觉的时候,就无法专注,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每个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缺材的时候,就是想写什么都找不到感觉。但当自己很有感觉的时候,下笔如有神,落笔即文章。想写什么,根本不需要思考,好像那些词句都已经是自己很熟悉的,挥之即来。
生活需要自己有感觉,也需要给别人感觉。
生活不是个体,不全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能同他人和谐相处。人生可以不需要力度,但请给自己感觉,有温度。
原文:轻腾创者,真菌克星微商圈创始人,爱好文字,忠于原文创作,80后互联网创业者。喜欢的朋友别忘记分享给你的好友,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在有深度的互联网里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