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事不成,不因格局关联,只因小事未做好。
在羡慕别人名垂青史的成功面名,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他们那些历经千疮百孔的过往。
之前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每次看到柜台的那些小姐姐们可以堪比点钞机样的点钞手法,都总会羡慕不已。后来一个同事说,她妹是某行的支行长,之前他们练习点钞的时候,那也是每天无数次的在反复同样的动作。结果就只有一样,那就是做到快、准,不容许出现一点差错。
试想一下,如果银行一名柜台人员连点钞都会弄错,那这工作还能继续吗?不用说全借助现代化的点钞机,很多时候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精细的精神。
银行的PV值损失率仅是万分之一,也就是一万元许可损失1元。回过来计算下,每天一个柜员会经多少现金,可能是几百万,甚至千万上亿。如果不足够细心,出现的损失率过高,银行还怎么盈利?
今天下午在咱们的合伙人群里面,负责发文案的伙伴把16793元发成了16793万,我看到了及时让伙伴改变过来。但我看到很多伙伴,从来没有用心去看过自己发朋友圈的文案,直接复制就发。等我看到的时候,我一看朋友圈,已经有十多名伙伴发出来了。
每个人都会有疏忽的时候,但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做到精细,完美。
有朋友常跟我说,你太追求完美了,何必呢?很多人都不一定会用心去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有需求的自然会找到你。
我当时给那些朋友说,如果换成你,能不接受别人的那点不完美?说是不用完美,但我们在需求的时候都会需求完美。每次能给我在文案中找到数字错误的朋友,我都会很感激他们。
文字错了你可以说是偏词,同音,或是其他意思。但是如果数字错误,难道还能有其他意思?
当然,在我们写文案的时候,关于数据的,检查一遍又一遍才行。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错一个字,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曾经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户卖一弯树(一片树)给买家,买家看到有一棵树是弯的,于是就说除开这棵弯树,其他的全部要。于是,在写合同的时候,就写道一弯树不在,其余全买,共计XX钱。
过段时间等买家来砍树的时候,这位农户却不让砍。买家说,我已经给了钱,签了合同,难道你要违约吗?
于是,就闹到了法庭。在法庭上,法官让把当时的合同拿上承上去的时候,法官也只让判农户胜诉。
问题出在哪里?一棵弯树不在,少写了一个棵字,成为了弯树不在,等于白给钱,一片树都不在内。
做任何事情,只有足够的细心,才能做到精进。
同样那时候工作,每天都要审核下面业务人员的很多进件资料,总共几十项,需要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且不能错。因为银行三级审核制度,一旦错,是需要承担相关的损失责任。
有一次我审核到一个同事的件,不到5秒时间,我就看出资料有问题。我打电话给那位同事,我说你这位客户的资料是你协助做假的还是客户提交假的,我很直接。后来那位同事只好说实话,别人承诺给他费用,让他帮提交假资料。
原因很简单,关于公章,国内的企业公章都是圆型,如果有椭圆形,也是会用红色。然而,他资料上面是一个外资企业,还有国内的红色五角星印章。公章正常文字与五角星是直线对齐,他那资料上面偏离很远,明显就是假章资料。
如果我是不注意,那个资料进到银行自助审核系统,批款给客户后,用了不还钱,这个是需要承担相当的责任。所有这些精细的审核,都是源于长期的累积,在不断的实践中一次次的总结和实践。
看到别人简单的事情,自己能做到,就不简单。
之前总会有朋友说拍视频,不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有没有想过,拍出来的视频光线,明暗度,角度,还有就是里面的配音,文案,字幕,这些是怎么做上去的,什么样的效果才好看?
大V老杨说,看到他发的视频可能就三五分钟,但每个视频,他每天拍摄,剪辑,配文案,字幕,音频,调色调,到出成品,都至少需要三五个小时。我们看到的,就是他每天口述的几分钟,很简短,也很简单。
复杂的不说出听到的,或是你看得到的效果。而是,在这些效果的后面需要构成的元素,换成是你,能否会?
比如一位做线上培训的老师,你说他的讲可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换成是你,能否做到?包括如何投屏,如何录屏,如何利用脑图,如何梳理思维结构,如何边讲边操作自己的实操?可能很多人在录屏那里都得摸索很久才能搞会,而别人可以很轻而易举的做到。
在所有不犯错误的前提,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误纠正。
人生如棋,疏一步而全盘漰。
生活就是一生的工程,不容许任何的疏漏。任何一个行业都适用的规则就是,做到精细化,才能精进。
原文:轻腾创者,真菌克星微商圈创始人,爱好文字,忠于原文创作,80后互联网创业者。喜欢的朋友别忘记分享给你的好友,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在有深度的互联网里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