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那些日入过千,月入过万,年入百万的文章,你就会感觉赚钱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当自己真正去执行的时候,好像哪里都是墙,总是会碰壁。
说与做,相差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做起来可能需要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
下午看到一个8年前的问题“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过去了那么久,但最近却成为了热门话题。我看了下参与讨论的人群,几乎都是中小企业主,或是一些初创老板。
我平时刷短视频,看得最多的,也是一些中小企业主的内容。不少都是从0开始,抓住了时代浪潮,跟上时代红利,快速做到了年入百万,实现了基础的财富自由。
富哥通过收集整理超过50位企业老板的内容,结合自己这些年的创业经历,最后分析总结出6项对于创业最关键的能力。如果你现在正想创业,记得看完后点在看收藏,方便后续查阅。
通过真实需求洞察,分析目标用户群体,再返回来定位自己的方向,确定产品,运营模式。所以,定位,是创业者存活的根基。
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定位不清晰,就容易迷失方向。所以,作为创业者,你必须给自己的创业要有非常清楚的定位。
这里一定要规避一个陷阱,任何一个没有为你卖单的人,都一定不要听从他们的建议。任何一个结果不如你的人,都不要轻信他们的建议。所谓定位、定心、定目标,这是一切事业的开始。
行动优先于完美,执行力是突破生存的关键,先完成,再完美。市场奖励永远会给到第一个规模化落地者,而非空想者。
对于创业者,不要过度追求顶层设计而延迟推出产品,这样90%会导致机会流失。要具备“低成本试错”思维,看准了立即执行,千万不要把所有赌注压到一个品。
前期去做,哪里出现问题,再不断迭代更新,执行大于一切。苹果手机都是从一代,二代,iphone4,iphone6,iphone6S,iphone7,iphone8,iphone13,iphone15……,都不是一次性完美。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索斯曾断言:“所有准备充分的创业仍有90%失败率,坚持是唯一的反脆弱武器”。所以,对于创业者,一定要有心理韧性,这是穿越死亡谷的引擎。
比如风险承受力,抗压专注力,逆境复原力,这都是咱们作为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创业,就要接受3年内无稳定收入,日工作16小时仍保持决策力,被拒绝100次仍推进合作等等一切看似非常人的状态。
当你有一定基础,后续需要应对融资失败或政策突变,平衡多方利益冲突,转型失败后重启新方向。每一个环节,对心态都一定是非常大的考量。
从假设到规模化路径,精益创业方法,是降低失败概率的最科学路径。生活中常见的方法主要用于降本增效,这其实已经进入到战略之后的第二重生成保护。
美国硅谷企业家埃里克·莱斯在2024年重申:“验证速度决定生死线,创业者需像科学家设计实验那样设计商业假设”。
从调整目标人群,到重构价值主张,到优化获客渠道,到技术架构升级,整个环节都将影响到正常的目标进度。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方法都会有人帮你测试好,你只需要挑选有用且高效的来直接使用即可。。
资源整合能力,是放大成功概率的关键。一台手机一天帮你赚200元,你整合20台手机,一天的收益就是2000元。
资源不足时,代理成熟产品比自创品牌更易破局。不要总想自己去创新,创业不等于创新,生存比壮大更重要。做IP,做品牌,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让自己先赚到钱相比更重要。
后续的融资,矩阵,规模化发展,一定要用业务数据换融资,而非枯燥无味的PPT。同时,用客户案例撬动供应链账期,用薪资时差拉开下游资金使用时效,这都是解决资金,整合资源的能力。
这么讲可能你觉得有点抽象,简单理解,供应链账期就是让上游先给货,卖了赚到钱再结款,中间赚利润。下游资金使用时效,就是把日结做成按月发放薪资,半个月的统计加一个月的薪资,实则是一个半月,这就是工厂创业老板的传统融资方式。
学习力,决定商业嗅觉的天花板高度。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讲,一定要保持终身学习,往后看5-10年,甚至更久。
这几天很火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案例,很多人只是看热闹,却不会关注后续的他的商业嗅觉。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1996年就上了少林寺官网,而网易成立于1997年,腾讯成立于1998年,阿里成立于1999年,都比少林寺官网要晚。这种商业嗅觉,可以说是源于学习而来。
学习力,能让创业者在混沌中发现需求缝隙。如张一鸣看到算法推荐替代人工编辑的潜力,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再如京东自建物流打破电商配送瓶颈,从价值链薄弱环节切入。
能让我们快速看清前方未来方向的,就是靠学习,通过了解更多信息,知晓未来方向。对于创业者,一定要警惕技术自嗨脱离市场,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人脉,谨防蓝海快速变红海。
李嘉诚亲述创业信条“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开放包容的生态位思维比孤勇更持久。创业不是一个人,而是融大家之长,补自己之短。
总结创业最需要的6项关键:定位、执行力、方法、心态、资源、学习力。工作可能是单项冠军,做好一项则可;而创业,则是全能型选手,与自己项目相关的每项你都得懂。
马云不仅是演讲大师,更是电脑操作的行家里手;雷军不单是营销专家,其技术经理的出身更彰显专业底蕴。过去的传统企业老板靠势,现在更多是靠专业,靠学习力,靠资源,靠商业嗅觉,靠执行力。
关于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在副业项目微商圈公众号后台留言交流。用低成本撬动一份事业,旅游卡项目持续招募中,感兴趣的朋友,留言”旅游卡“获取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