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有些人为了赚钱,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不少的自媒体创作者开始涌入虚拟资料这个赛道,但在这个赛道,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版权问题。
用别人的资料,怕别人版权碰瓷,轻则赔钱,重则踩缝纫机,关于人生安全。自己的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资料,被别人转手卖得满天飞,原创不出名,盗用者则人人皆知。
原创作者用来赠送做引流的内容,被转来转去,有人直接用它大量捞钱。有些资料,从原创作者那里拿来,再转手做引流获客,这样是可以的,但也要备注资料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
有的创作者,直接把原创作者的资料内容修改下联系方式,发布到自己的账号,就慌称是自己的作品,这可是大逆不道。有价值的资料我希望大家传播,但把别人有价值的原创作品称为自己的作品,这就有些过分。
虚拟资料如何防止版权被盗?自己又如何预防版权碰瓷?富哥总结8种内幕方法分享给副业项目微商圈公众号的朋友们,内容比较重要,建议做虚拟资源网创的朋友们一定要收藏备用。
作为虚拟资料,不管是图片,视频,文档,咱们都可以通过加水印的方式作为防盗。加水印,是多数创作者常使用的防伪防盗标识,常见的有一些重要的文档,或是常看到的影视剪辑、短剧、小说,这些推广视频。
常见的水印有静态水印和动态水印,按呈现位置又分固定位置的水印和非固定位置的水印。比如我们看到视频上有固定在某个地方的水印,有总是飘来飘去的水印,前者为静态固定水印,后者为静态非固定水印。
静态水印很容易被清除,而动态水印很难清除。在非固定水印中,有那种带闪烁字体,或是渐变发光字体,这些都是动态水印,是很难清除,对保护原创视频、文档文件这类电子物内容更安全。
视频类和图片类作品打标签一般是以实时定位的方式,让定位位置动态呈现在作品上。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常使用这种方式,利用水印相机做实时定位,防止车主做假资料骗保。
文档类打标签,就使用页眉和页脚的方式;图文内类和音频类打标签,就是采用话题,合集,这种方式。我自己习惯使用话题,相对发短内容来讲,这是使用比较简单的防盗方式。
能学会内植关键词的朋友,你根本不用担心那些盗用你内容的人。原因很简单,他们只要盗用,就等于是在帮你做宣传。
我随时都会有朋友添加我微信后说是从某某公众号上看到我的内容添加的,这种就是相当于别人在免费为自己做宣传。有流量思维的朋友,把这招用到极致,你会发现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然流量进入。
这里的关键词,通常是以自己的标签关键词,或是自己的IP关键词为主。视频和音频类就直接植入到视频文案内容里面,图文类就直接植入到文章的内容里面,图片类就直接采用落款植入或是特有的标识元素植入。
以同一个话题为主旨做内容关联式的串联起来,让同一个内容里面,具有其他一个或多个不同内容的关键词及链接。好比大家在咱们副业项目微商圈公众号里面的有些文章,里面有些关键点击下就直接链接到另一个内容。
做内容串联,可以把视频、图文、图片、音频,文档做多元素组合,这种别人是最难盗用的。比如你在一个课件资料里面,既有音频,又有文档,还有视频,有图片。
有人想要盗用,结果发现里面要么没有音频,要么没有文档,就会显得残缺。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三不像的资料,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的那种,就非常极有可能是盗有的资料。
盗用虚拟资料不是为了用来引流获客,就是为了用来作为产品卖钱。假如你在资料里面做了防伪指令,就算别人卖了,最后通过内容里面,客户可能又会联系到人你。
防伪指令可以是IP关键词,或是账号,或是自己的品牌词。比如你账号昵称,你在互联网上称呼,你的微信号,你的话题名称,你常使用的台词等等。
微信号一般使用6位纯数字会比较安全,或是使用7位数的字母加数字的方法组合。文档类可以在内容里面和页眉和页脚,多数盗用的人,就算改了页眉和页脚,但是内容里面的他几乎不会详细去看。
利用多平台多账号的方式加深内容在用户内心的印象,能在A平台看到,能在B平台看到,最后引导进入同一个私域,让用户知道所有矩阵的内容就同一创作者。如果这种方法能破解的,除非他利用关键词把你全网的内容提取,否则他只要盗用就能第一时间发现。
全网矩阵的方法还有个优势,就是可以不断重复加深用户们的印象,提升传播感染力。所以,你自己如果是要发布一套课程,或是一套原创内容,可以使用多渠道多平台多账号矩阵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原创权益。
当时我在写《截流猎客系统》这套内容的时候,我也是做了全网矩阵。但因为每个平台的规则不一样,有些平台很快被下架。后来还有同行朋友直接把我的内容转换成视频的方式,但标题的关键词和内容关键词依然可以检索到。
对于自己出课程的朋友,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网创导师,可以通过一些权威的媒体网站去公示。权威公示,说白了就是在咱们做自媒体矩阵的基础上提升了一个维度,让更有权重的账号和更多的平台为咱们宣传。
有些公司新品发布,为什么要通过媒体,原因就是为了做权威公示。如果是自己有公司主体的朋友,还可以通过把自己的作品备案入公司旗下,就会进入到企查查,天眼查这些公示平台,显得更加权威。
做权威公示,就是为了建立公信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才是原创。通常电子文档类,可以使用上传百度文库的方式,公众号标注原创的方式。视频类教程,可以使用在一些大的教育平台做首发,或是在自己的IP主账号发首发。
做版权申请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虚拟资料,费时费钱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功,这种方法不及建议。别人拿过去在电商平台卖,你举报没有用,他换一个小号又继续。你起诉维权,他大不了关店换号继续。
很多专业干碰瓷的团队,就是会利用这种漏洞,寻找各个账号里面的图片,内容,去申请版权,然后要求赔偿。咱们在使用一些虚拟资料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如果你一些大平台的虚拟资料,你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私下转赠,但使用到公域商业,就可能会被他们给维权赔偿。
像咱们这种小创作者,就算别人拿去使用,你申请维权也没有用。如果想要申请版权,可能最后那点版权费都赚不回,还不如直接使用前面的几个方法组合,让别人为自己做宣传。
总结下虚拟资料防止版权被盗的8种方法:1、加水印;2、打标签;3、内植关键词;4、内容串联;5、做防伪指令;6、全网矩阵;7、权威公示;8、申请版权。
可能还有朋友会问,既然容易被盗,为什么不能直接加密?要知道,虚拟资料,只要一个有得到密码,就可能会有N个人使用。所以,加密的资料只不过是做了某个范围的权限而已。
举例来讲,我在咱们旅游卡项目团队做的10天全网获客的直播课程,我是放在官网里面,但别人可以直接录屏,可以录音,有的是方法搞出来。再如一些加水印的文档,限制复制的文档,只要有VIP权限,就可以直接去水印,直接能复制。
以前有不少的培训团队,都会使用PDF的文档加密,然后加水印,限制复制文档。后来我发现,把这种文档导入到我账号里面,一样可以使用,原因就是我开通了VIP。当然,如果不能直接复制,现在使用AI工具也能快速提取,或是直接截图提取文字,有很多的方式。
因此,禁止复制这种方式,也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一种防盗方法。在视频中,咱们主要是限制复制链接,图文内容在官网页面设置限制复制。现在的音频,有些直接利用声音克隆,替换内容,就直接李代桃僵,以假乱真。
在上面的这8种方法中,你会发现,包括我在咱们副业项目微商圈这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或是其他地方的内容,我也常在使用其中的一种或是几种做组合。如果是用去做正向的传递,正向的学习和使用,我觉得版权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但如果是利用弱版权或是无版权的方式来谋利,这种就是有些不道德。
在2020年的时候,我头条号里面发金融类的文章,很多10万+的内容,每天都有很人在盗用,有用到其他平台的,有甚至直接使用到头条号里的,就算申诉也没有用。那时候甚至还有些盗用者把我原创内容说成是他的,而内容里面的很多场景和专业知识他根本就不懂。
虚拟资料的作用就是为了方便传递,提升受众人群。在传递知识的时候,也不要过于纠结版权这个问题,如果我自己原创的内容,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就算有人用来卖钱,只要不太过分,我也觉得这是一份功德。
最后,希望每个原创作者,都能用一些特有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原创权益。同时,也希望每个非原创者,尊重咱们原创的心血,做正向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