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线上获客,微信日活,小程序,小程序获客。
2月份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传统企业都遭遇了“被迫转型”,林清轩这样的传统老牌企业也开启了“直播”之路,并且成功实现自救。
但是,并非所有“线下转线上”的企业都成功了。
别人抖音直播能卖房,我也在直播,我怎么就遇不到客户啊?
相信这是目前很多销售人员的心声。
在缺乏“智慧”的营销套路下,大量从线上走到线下的企业,也将从原来的困境走向另一个误区。
很多人都在提“线上获客”,不管是化妆品、服装、火锅还是美容美发行业,也包括房地产、汽车等大宗商品行业。
所谓“线上获客”,其本质就是,线下商家向线上要流量,向社交网络要流量。
但是,客户在哪里上网啊?在哪条线上啊?
在过去一年里,移动网民人均安装app总量持续增长至60款,第四季度人均app每日使用时长达5.1小时,相较去年同期有近1个小时的增长。
在打开手机应用商城,看一下你的应用下载排行榜!(手机应用商城不同,排行榜会有细微差别)
虽然有细微差别,但是基本可以作为对现有APP活跃程度和受欢迎程度的一个参考。
主流APP中,有哪些可以用来获客?
根据各家APP每季度都会公布的日活量报告以及APP的展示形式,可以用来做推广获客的也基本上就是腾讯系、百度系、头条系等几家BAT为主的流量海洋。
1、QQ
腾讯的亲儿子产品,QQ是80后最早接触的即时通讯社交产品,但现在,QQ的主力用户群体已经明显偏20岁以下。
因此,手游类、网恋交友类、艺术课程类(美术宝等等,艺术生有需求)适合在此类平台上做推广获客(付费QQ空间广告推广)。
2、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APP
抖音、快手也有几亿的日活量,但是抖音和快手相对于QQ来说,用户的年龄层相对偏高一点;和知乎、豆瓣等平台相比,用户的平均文化程度也相对偏低一点。
此类APP上适合做一些”技艺型“产品推广或个人IP打造,比如个人才艺、技能(教别人折纸、画画、插花、理发等等)。
这类平台更适合解锁“民间艺人”这种IP定位。
3、虎牙直播、斗鱼直播、企鹅电竞等直播类APP
适合游戏类推广获客,这些平台上本身就有很多主播因为直播游戏而从素人变网红,一些新出的手游在这些平台上和KOL合作推广,一般都有不错的效果。
最后,一定要提的就是微信!
4、微信
微信10亿用户,微信10亿用户,微信10亿用户(单是这一条理由就足够我们在选择投放渠道时一定要把微信考虑在内)。
微信朋友圈广告,微信公众号底部广告,微信小程序广告等等,微信端广告的样式和投放位置比较丰富,有多种可以选择。
而且,几乎任何行业都可以选择在微信朋友圈做广告投放,因为投放的人群可以选择标签、地域等等,只要自己的客户画像精准,找到靠谱的代理或托管服务商,微信端的获客一定不会差。
因此,在从外部APP获取流量的同时,由于微信本身超过日活已经超过十亿的特性,建立在微信生态体系之中的裂变玩法也越来越丰富。
而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让微信这个生态里的获客变得更加智慧化。
1、微信小程序是什么?
微信小程序是腾讯旗下的一款产品,用户扫一下即可使用应用,无需安装。
2、微信小程序能干嘛?
基本上APP上能做的事情,小程序都能做。
3、微信小程序有啥优势?
(1)使用简单:不用下载,不用安装,扫码直接可以用。所以不用占据手机内存。用完即走。
(2)社交传播:微信生态旗下,小程序适合在微信群里快速传播。这给社交电商,社交产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
(3)成本低:对比微信公众号,APP开发成本更低。
(4)流量大:微信是目前我们最大的流量集中地,小程序在这个生态里,潜力巨大。
2019年,可以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程序元年。一方面,对小程序抱持怀疑态度的声音开始烟消云散,另一方面,布局小程序基本成为行业共识。
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逐渐见顶,360、美团等互联网企业意识到了小程序在拉新和引流方面的价值,纷纷推出小程序应用,三大平台也因此吸纳了诸多新元素,小程序生态愈发丰富。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榜前30的应用都成为了小程序玩家。
可以想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腰部APP将借力小程序的开放性和流量,推出自己的小程序用于获客。
但是,小程序的开发还是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实现的。
2003年SARS疫情带动了第一波PC互联网的加速,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加速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