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私域流量并不是多么复杂的事,但也绝对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好的。
一、流量红利过后,公域转私域常陷入这6大误区
私域流量不是什么新概念,瑞幸咖啡靠的就是私域流量的运营。但是对于私域流量,大多企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做私域流量就是做微信拉人、建群
说到私域流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微信,逢人便加微信好友、拉微信群等等。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微信群建好之后,往往会有一段时间很活跃,群成员好像会有聊不完的话题,但是要不了多久,说话的人会越来越少,最后整个群的活跃度越来越低,群管理的互动热情也会迅速降温,疏于管理。
就这样,这个群开始归于沉寂,变成“死群”。即便加了微信好友,其实也差不多,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彻底忘记自己的微信里还有这么一个人在你的微信里。
误区二,做私域就要马上见效,一次性收割
做私域流量,很多人就是为了一次性快速收割,最为常见的,就是在拉好微信群之后,开始在群里卖货,追求即时收割。还有一些机构把收割的方法进行了设计,比如先用很低的价格吸引一大波人入群,比如1元钱,再抛出一些几十元的东西进行一波筛选,重新建群,如此往复,逐层提高金额,之前那些交了低价但是没有继续往上走的,很快就会被解散。
简单一些的,是每天在群里打广告,卖产品,时间一长,群成员也会忍受不了这种“骚扰”而退群。即便不退的,也很少有人会去下单。
这些都不是私域流量运营,只是单纯的售卖行为,而且极有可能沦为一锤子买卖,价值低,不具备持久性,更需要不断拉新以对冲这种模式的弱持久性。
误区三,做私域流量就是渠道变了
做私域流量就是把人引流到自己的私域流量载体上,比如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APP等。,但绝对不是简单的把渠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或者从平台转移到自己的系统。
引流只是做私域流量的第一步,要想把私域流量做好,让私域流量形成转化,引流之后的每一步都更重要,比如为用户、粉丝提供好的内容,设计服务,规划完整的变现路径和闭环,建立信任关系,提升粘度等等。没有这些,再多的引流也是费力不讨好。
再次强调,做私域流量并不是开辟一个新的渠道,而是要通过一个递进的过程,与粉丝也好,用户也好,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联系。
误区四,私域运营很简单,有客服就够了
刚接触私域的老板,会简单地认为私域运营就是跟客户聊聊天,解答一些客户的疑问等等很基础的沟通,似乎跟客服没啥区别。
如果把私域运营做成了客服,那也就失去了私域的意义。
客服只是私域运营的一小部分。好的私域运营,是通过好的内容、活动策划,结合数据分析等等对自己的用户池子进行综合的管理与维护,远非普通客服所能搞定的。
想想小米的粉丝经济,从最初的100个梦想赞助商,到后来的荣誉开发组,时至今日的数亿粉丝用户,不是靠做客服做到的。
误区五,私域流量只是备选项,带着做就行了。
很多公司开始做私域流量的时候,并不会投入很多资源与人力去运营,或者是安排一个客服去做,或者由其他员工顺带着做一下。
因为做私域流量很多时候短期收效并不明显甚至是没有收效,导致很多企业不会重视它,更加认识不到私域流量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常常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浅尝辄止,半途而废,造成了公司资源的浪费。
所以更多情况下,私域流量被当成是一个附带着做的事,不是一个必选项。如果见不到效果,可能连备胎都当不上。
误区六,有了私域流量就不用在意公域流量了
有人会认为,是不是只要做好私域流量的运营和维护,就能够持续以很低的成本长线发展了?
当然不是这样的,首先私域流量本身就出自于公域流量,它们本身并不是割裂的,在私域流量池形成之后,也还要持续不断地补充新的流量进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增长。只有这样,这个流量池才是活的,才会有持续不断壮大的可能性和空间。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从私域流量的运营当中实现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尤其是对新品牌而言,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成本从公域中获取流量,建立私域流量的门槛是很高的。所以,对于新品牌而言,建立之初就应该有意识地规划好私域流量的建立与运营。
还要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增长而言私域流量很重要,但并非全部,也并非万能。即便如此,在这个时代,企业也一定要了解私域流量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