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市场陷入了一个“靠自身无法挣脱”的怪圈中,李少加在其文章《知识的致命死锁》中间知识归纳为四大类:知道自己需要的知识,知道自己不需要的知识,不知道自己不需要的知识以及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知识。
知道自己需要:
用户拥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知识产品要保证用户的学习效果,内容知识结构的梳理,让用户在做选择前可以清楚知道该内容是否与自身已知知识重复。
知道自己不需要:
没有学习的必要,已清楚认识到这些内容在实际中不会运用到。
不知道自己不需要:
这是最为致命的知识部分,尽管有“开卷有益”“思维广度”这些说法,但除非能够认识到各知识间的互通性,清楚如何利用不同知识来融会贯通,否则只一味地模仿别人进行学习,部分与自身偏离太远的知识学了之后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的提升。知识产品要避免踏入这一知识禁区,如果一味地以利益导向,只管知识内容的输出,只管“塞入”而不管“消化”,对接收者是否有需求必要不管不顾,那就难以避免谩骂诟病。这也是知识付费个性化推荐、内容筛选机制进步完善的必要。
不知道自己需要:
例如对于实质性的进展和提升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但却不知道自己需要,需要哪种,怎么拥有。知识产品在这方面应当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不局限于依靠于用户的自主选择,利用知识生产方认知盈余者的经验、体会,为用户提供指导性建议,而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杜绝诱导消费的可能。